Skip to main content

最早知道新浪有个微博这样的东东,是李开复刚刚宣布从google中国离职后,很多动态的信息都是在微博上发布的,那是2009年秋。

后来,2010年的时候,sina终于对外宣布开放注册后,我满怀期待的就开始微博控起来了。但那是对它还是充满好奇心的,就这样web端的使用延续到2010年底。之前每次看到带有iphone标示的微博信息的时候,心里都有一阵波浪,一直好奇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带有次标识呢,没错,去年终于转移到ios端了,大把的应用都几乎塞满我小小的16G储存。起初我我是使用sina官方的数据推荐应用。就这样时间没多久,我发现身边的好友,它们的微博下方带weico.iphone的标识字符;

好奇心,让我探了个究竟,原来哦,原来。原来是业界用户体验公司eico的杰作。之前在很多地方也见过它的影子。

截图1.weico.photo的信息截图

2011年eico在帮助新浪开发完官方微博后,迅速的发布了基于新浪第三方开放平台的应用,第一版是ios版的,而后才延续了android、还有air版本。章鱼的设计风格整体延续都很不错。着实比官方的版本来的给力;主要差异存在以下两点:

  1. 查看微博评论过程有些繁琐。
  2. 没有丰富的照片滤镜。
  3. 不支持协同账户发布。

而weico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以上几点。并且为用户带来了靓丽的界面(还支持付费购买主题),和丰富的滤镜效果。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对图片修图欲望。这些从应用的使用数字上可以得出,应用发布后,跃居appleStore免费应用第一民,并且在一个月内的使用用户达10w人次,3个月后更达到30w之多。当然,weico本身最早是一家以设计集结出身的团队。从业界的很多案例,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也一直把他看着我的学习对象。

时间整整一年不到,eico的团队在经历了偶然情况下的weico用户的疯长和反馈需求,最后官方的一次分享会上也道出,会有自己的运营部门,来对应用做支撑。但积极地weico拥护者们还是提出了一个很门槛高型的技术问题,既然weico是基于第三方平台的,貌似也是国内开放型应用开发的先驱者,所以在很多技术及数据上未免支撑不足。weico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偶尔无法正常发布微博;
  2. 异常程序崩溃.

我想作为一款刚刚上市应用的产品,可能没有经历严格的环境测试。难免会出现这样的境况,但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做设计的团队能把应用做到如此境界,已经很不容易。就是因为这样,在我受挫后,又转回sina官网的应用,但不到一个礼拜,weico发布了更新版本。我还是忍不住有转回去再延续使用。反过来回想,吸引我回去的还是有几点情感因素的影响,因为我习惯了它。

我记得,在去年的时候,eico的创始人在分享会上还提到想运营自己的产品,于是5月中旬。基于weico加+的类似新浪的分享的产品就出来了。其实这次知道新品发布的消息也是从我关注的好友的微博信息底部的产品标识发现的,进而引诱了我去下载了他们的weico+应用;

截止到目前为止使用20天不到,我就说点自己的鄙见;从策略层面上,它和weibo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增加了喜欢、讨厌等的社交化的应用按钮,并且沿袭了最早weico的相机滤镜,而且酷黑的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像是我期待的adobe cs6的套件界面,给人一种很沉稳、绅士般的感觉。我想这是造这款产品界面的人的一些性格吧。

但它给我带来另外一个思考,这个产品运营后,靠什么来运营。还是只是为了满足sina用户上的这些用户的期望呢?

2.weico+截图

3.weico+注册

weico+使用新浪账户注册

Ciga Tang

This is Ciga, who loves reading and sharing interesting things, and has been working as a product designer.

即日的旅程Trip

即日的旅程

Ciga TangCiga TangNovember 15, 2010

Leave a Reply